如何学佛(初学佛法如何入门)

【问答】阿静发布于08-22 阅0

佛教初学者学习的四个阶段

很多刚接触佛教的朋友经常会问怎么开始学佛。学佛的流程、步骤、方法是怎样的?佛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信、释、行、证”。

一、信:是新乐

首先,你要听到佛法,要欢喜相信。这是学佛的之一个过程。

当我们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需要信心和信任来做好它。如果你不相信,即使你勉强去做,你也不能深入,不能产生怀疑。怎么才能做好?

就像有疾病的人,只有对自己的医术有很强的信心,才能配合医生的医疗,病情才能恢复。如果他们对医生和药物有疑虑,自然不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自己的病也很难治好。

同理,学佛的过程也是一样的。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有无知的根源,苦难的痛苦伴随我们一生。仅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战胜这些恶魔的。只有借助预言性的佛力,才能激发我们的信仰,信佛,让我们的身心停下来,依靠十方诸佛和第三世界诸佛的悲愿和敬畏,抚慰我们脆弱的心灵,战胜各种心魔。

二。解决方法:即理解

信佛之后,就要深入思考、探索、领悟,这是学佛的第二个过程。

我们做任何事情,之一件事是相信,第二件事是理解。如果不深入,勉强去做,肯定会制造各种障碍,或者适得其反。不深入下去,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利益。

第三,行:也就是练

信了,明白了,就要按照佛法去勤修,这是学佛的第三个过程。

我们做任何事情,除了自己的信念和理解,如果不去执行,就看不到效果,相当于空想着他的好处,得不到实际的好处。这无异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所以,信乐悟道之后,一定要修行佛法,这是学佛的第三步。

四。证书:即获得证书

终极的修行,庄严的德行,成就佛果,是学佛的第四个过程。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充分相信,然后充分理解,然后充分实践,最后证明效果。如果没有如期达到效果,说明方法不对,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方法。这是学佛的第四步“求证”。

我们今天学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开始就想“多学多听”。古德从“断烦恼”学来的,意思是“烦恼无穷,誓言破碎”;所有烦恼都断了,就是决心和智慧完了,然后‘无限誓愿学’。这是正道,不能越级。现在的人在学习上犯的错误是,没有先着急就开始广泛学习,希望学的越多越好。这种学习方法叫做‘有解决方案但没有行动’。它只在解决的层面起作用,而忽略了它真正的努力;如果你不摆脱烦恼,保持头脑清洁,结果会增加你的邪见。他所知道的都是关于邪见的邪恶知识,而不是正确的知识。

佛教初学者指南书单

现代佛教出版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学佛的潮流。佛教徒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系统、有组织、有秩序地了解佛教全貌?

本文推荐一系列有兴趣研究佛教的学者应该阅读的专门书籍作为指南。

首先可以看太虚大师全集

这套书共六十四卷,分为佛学总论、五道学、三道学、大乘总论、达摩空智慧学、佛法专学、释法、辩论、学习、宗亲论、宗支论、时论、书评、酬赏等。

读它可以建立对佛教和佛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对世间佛教启蒙者的体验,了解佛教的时代意义。

在对佛教的悠游资源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我们应该去看看历代高僧的传记。

二。读历代高僧传

通过古代先贤求法的事迹,陶冶我们的宗教情操,树立传播佛法的远大志向。

梁、唐、宋、明四朝的《高僧传》,载有历代高僧的详细历史故事;佛陀出版的《中国佛教僧侣全集》以白话小说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100位僧侣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是现代僧侣传记的优秀读物。

虽然人们可以了解佛教历史的发展,但如果你想知道佛教历史的演变,你必须阅读教学史。

三。读教史,透视佛教史的演变

南梁桑祐所著《弘明记》是一部护法理论集,是了解儒释道异同的重要史料。唐代道玄所著《洪光明记》记述了历代佛教的兴衰、佛道之争、佛理之议。

这里随便说几本当代教育史的书:中国近代佛教史(东初)、印度佛教史(印顺)、中国禅宗史(印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唐永通)、中国佛教通史(茂雄蒲田)、中国佛教史(元中村)。

在你对佛教的传播、演变、发展有了客观的了解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深入经文,研究佛法意义了。

四。深入经文,研究法意

经学要从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阿迦玛开始。

先读《扎阿嘎玛》中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的基本教义。重读中阿韩晶,脱离实践单独论述;然后读一个关于佛陀的《长阿迦玛》的长篇故事。最后读《增义阿迦玛》,里面总结了法律含义,并按数字分类。

般若波罗蜜多是大乘思想的根本经典。如果能读懂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就能把握空的道理,或者至少能读懂《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书《大智慧论》,建立起积极的大乘教法观。金刚经是空义的经典。

悠游资源网《华严经》是了解佛教宇宙观的必读经典。“Hokkekyo”将“三归一”的思想与整个佛教融为一体;《维摩诘经》阐述了大乘菩萨的修行;都是学佛的必读之书。

《盛京经》和《大乘信仰论》是如来藏思想的代表经典。

佛法觉知是佛教研究的入门。首先,初学者阅读《百家法度论》和《八识颂》,然后探究《二十识论》、《三十识论》、《程识论》等专书。

除此之外,还有广为传诵的经典:《般若心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无量寿观经》、《弥勒上下寿经》、《大板有有资源网涅槃经》、《药师如来功德经》、《金光明经》、。

五、读祖师大德的作品

中国祖师大德的作品,是佛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阅读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对应佛教和道教。

比如东晋慧远的《大乘义章》、唐代慧能的《沙门不敬王》、永嘉玄觉的《永嘉道正歌》、宋代永明延寿的《铭心》、《景宗陆》、明代的《不杀不杀不放生》、《诸创随笔》、《禅宗》。

近世著作宜读:许云《和尚佛学集》、《勤学法师勤学集》、《尹光法师手记》、《元瀛法师佛学集》、《慈航法师全集》、《宾宗法师遗作集》、《莫如《八原则颂》、《尹顺《惠天台佛史》、《玄幻沧海集》、《梁启超佛学十八条》、《杨仁山内学》、《李炳南系列佛学问答》、 戴的《戴先生的佛学研究文集》、的《华严哲学》、陆洵的《佛学研究方法》、等。

六。阅读《佛教概论》和《佛教大纲》

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对佛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以选择几本书来研究,比如:殷顺的《成佛之道与佛学概论》、蒋伟乔的《佛学概论》、林的《佛学概论》、张的《今日释经》、中国佛教学会编的《中国佛学》。

为了全面了解佛教的思想体系,人们希望阅读哪些佛教书籍?

除了上面列举的系列专书,星云多年来一直试图为整个佛教拟定一个全面的大纲。经过多次收集和编辑,它终于在1995年在付梓印刷,并被命名为佛教系列。

全书内容分为十大类:教论、经典、佛、弟子、教史、教派、仪轨、教理、艺文、人间佛教。或许可以为学佛者提供一套简明完整的佛教资料。

所有图文均来自 *** ,内容仅供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标签: 美特网,热门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