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地区的东南部,北为鸟取县,东侧和兵库县相邻,南临濑户内海、西与广岛县接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四国地区的交通网要冲。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有三条一级河流发源的山岳地带,南部由三大河流形成广阔的冈山平原蔓延开来。西南部则拥有全国屈指可数的大规模填海区域。
南部平原地带属濑户内海式气候,温暖少雨,积雪极少,北部的中国山地属日本海侧气候,被指定为豪雪地带。降水量很少超过1毫米而被称为“晴天之国”。
古代被称为吉备国,与畿内、北九州、出云一同都是日本列岛中开发较早的地区。吉备国与畿内势力建立同盟关系,这影响了日本列岛的统一进程。
6世纪前半叶,吉备国臣服于大和朝廷,吉备国被分割为备前、备中、备后三国,后又从备前中分出美作国,平安时代末期该地被置于平氏势力圈之内。
战国时期,始终未有统一冈山地区的大名出现,江户时代,池田家入封备前,森家入封美作,但备中国并未设置管辖一国的藩镇,国内幕领和大名领、旗本领割据。
明治四年(1871年)废藩置县后设置冈山、深津、北条三县,明治八年(1875年)合并深津县,第二年将备后6个郡转移到广岛县下后合并北条县,基本确定了现在的县域。
第一产业方面,冈山平原与津山盆地自古以来大米的栽培就很盛行,国内产的麝香葡萄约九成产于冈山县,桃子也是冈山县的主要特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冈山县的第二产业没有大规模形成,主要以制丝、纺织业等轻工业为中心。战后引进了石油精炼厂、大型钢铁厂、汽车工厂等,实现了工业性的急速发展。
县厅所在地的冈山市自江户时代以来就是主要的商业地区,县南西部的井原市·笠冈市也是商业重镇,但当地很多居民日常购物都依赖临县的福山市而非县内的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