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02-25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蜀汉怀帝刘禅,小名阿斗!乐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乐不思蜀”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
查看详情 >> -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02-25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事情发生于公元前354年,地点是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河北邯郸,魏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楚国两国求助,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解救赵国。孙膑出计: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讨伐赵国上,魏国都城里内部空虚,...
查看详情 >> -
水浒传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谁?02-25
古典名著《水浒传》,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施耐庵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形象鲜明、个性张扬的梁山好汉。他们聚义梁山,劫富济贫,行侠仗义,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段段热血沸腾的传奇故事。 大家都知道,但凡是小说,都有“主人公”一说,也就是所谓的“...
查看详情 >>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被称为纸上谈兵,赵括第二的人是谁?02-25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最后战死沙场。纸上谈兵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和用兵策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成为现实。 【成语】纸上谈兵[zhǐ ...
查看详情 >> -
主人公与枣核相似的民间故事 与枣核相似的民间故事有哪些02-25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是很重要的,家长的责任是很重大的,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才有利。比如可以给孩子讲枣核的故事,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故事也和枣核差不多。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主人公与枣核相似的民间故事,与枣核相似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主人公与枣核相似...
查看详情 >> -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打生肖)03-17
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约法三章的主要人物是刘邦。 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攻入咸阳后,想住在王宫里面。樊哙和张良却劝诫刘邦不要这样做,以免失去人心。 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将王宫封闭,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库房,随即退军至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还把关中的百姓召集起来,宣布.........
查看详情 >>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人)03-17
退避三舍的主角是谁人 退避三舍的主角是春秋晋公子重耳。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
查看详情 >> -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03-17
一、大唐的转折点 公元736年,大唐最后一位名相的张九龄,被李隆基罢免了。当时的大唐如日中天,所以李隆基的这个决定,没有引发过大震动。但从事后来分析,却是大唐由盛而衰的关键转折点。因为一个张九龄,就压制住了大唐的三大罪人。 第一位是安禄山,张九龄最早认识到此人必反。那时的安禄.........
查看详情 >> -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03-21
孙敬,苏秦。意思是虽然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需要适可而止。典故一为《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中的“(孙敬)以绳系头悬屋梁”。典故二,刺股的故事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
查看详情 >> -
出言不逊(出言不逊的主人公是谁)04-23
编号 857 成语 出言不逊 注音 ㄔㄨ ㄧㄢˊ ㄅㄨˋ ㄒㄩㄣˋ (变) ㄔㄨ ㄧㄢˊ ㄅㄨˊ ㄒㄩㄣˋ 汉语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变)chū yán bú xùn 释义 逊,谦恭。 「出言不逊」指说话傲慢无礼。 #语本《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 典源 #《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1景帝长男荣,其母栗姬。...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