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表_Jie Biao08-17

    解表_Jie Biao归属于中医科,解表即汗法,属于药物治病“八法”中的一种,“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基本治疗方法。汗法是指具有发汗解肌、疏透腠理、达邪外出作用,以治疗表证的方法。适...

    查看详情 >>
  • 上巨虚_Shang JvXv08-17

    上巨虚_Shang Jv Xv归属于中医科,上,相对于下而言。巨,巨大;虚,空虚。本穴原名“巨虚上廉”,指本穴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本穴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故名。本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内...

    查看详情 >>
  • 耳针疗法_Er ZHen Liao Fa08-17

    耳针疗法_Er ZHen Liao Fa归属于中医科,耳针疗法泛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耳为宗脉之所聚”,指出了耳与全身经脉、脏腑的密切联系。利用针灸刺激耳郭治疗疾病,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均有散在记载,...

    查看详情 >>
  • 外膝眼_Wai Xi Yan08-17

    外膝眼_Wai Xi Yan归属于中医科,本穴位于膝盖外侧的凹陷,又名犊鼻,犊,小牛,鼻,口鼻,膝盖形如牛鼻,穴在膝眼中,故名。本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出自《灵枢·本输》:“刺犊鼻者,屈不能伸”,该穴具有通经活络,...

    查看详情 >>
  • 经络按摩_Jing Luo An Mo08-17

    经络按摩_Jing Luo An Mo归属于中医科,经络按摩是严格依据中医经络学原理进行诊疗的按摩医术。医生通过经络辨证,进行诊断,然后通过走经行络的手法按摩,进而通调任督二脉(古称小周天)和十二经(古称大周天)的按摩方法...

    查看详情 >>
  • 足窍阴_Zu Qiao Yin08-17

    足窍阴_Zu Qiao Yin归属于中医科,足,相对于头而言,指足部;窍,孔窍;阴,指五脏之阴;目为肝窍,耳为肾窍,舌为心窍,口为脾窍,鼻为肺窍,本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故...

    查看详情 >>
  • 脾俞_Pi Yu08-17

    脾俞_Pi Yu归属于中医科,脾,脾脏;俞,输注;本穴为脾之背俞穴,故名。本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故脾...

    查看详情 >>
  • 清热化湿_Qing Re Hua Shi08-17

    清热化湿_Qing Re Hua Shi归属于中医科,清热化湿,中医治疗学术语。系祛湿法之一。治疗湿热病邪互结中、上焦的方法。证见胸闷腹胀、胃纳不受、头痛身重、午后身热、口苦或咽喉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湿热证候,多...

    查看详情 >>
  • 乳中_Ru Zhong08-17

    乳中_Ru Zhong归属于中医科,乳,乳头;中,中央;穴当乳头之正中,故名。本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临床不针不灸,只作为胸腹部取穴的标志,骨度分寸定位法中以两乳之间折量为8寸,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查看详情 >>
  • 下巨虚_Xia Jv Xv08-17

    下巨虚_Xia Jv Xv归属于中医科,下,相对于上而言。巨,巨大;虚,空虚。本穴原名“巨虚下廉”,指本穴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本穴在巨大空隙处之下方,故名。本穴与上巨虚、下巨虚、条口同在一条缝隙...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