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虚_Xue Xu08-17

    血虚_Xue Xu归属于中医科,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查看详情 >>
  • 热哮_Re Xiao08-17

    热哮_Re Xiao归属于中医科,热哮,病证名。哮病在发作期,主要可以分为寒哮和热哮。热哮为肺热炽盛,痰壅气升所致的哮吼,俗称痰火。《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哮病的发作特点...

    查看详情 >>
  • 中焦虚寒_Zhong Jiao Xu Han08-17

    中焦虚寒_Zhong Jiao Xu Han归属于中医科,中医病证名。指脾胃阳气亏虚,机能减退所出现的脘腹冷痛,喜温善按,食少便溏,畏冷肢凉等证候。中焦,三焦的中部,即横膈以下到脐,包括脾与胃。《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

    查看详情 >>
  • 着痹_Zhuo Bi08-17

    着痹_Zhuo Bi归属于中医科,病证名。痹病中的一种。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一类痹证。《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经》...

    查看详情 >>
  • 阴阳失调_Yin Yang SHi Tiao08-17

    阴阳失调_Yin Yang SHi Tiao归属于中医科,阴阳失调,既指病证,也指病机。指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

    查看详情 >>
  • 唇风_Chun Feng08-29

    唇风_Chun Feng归属于口腔科,唇风,中医病名,是因风热湿邪外侵,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口唇所致,以口唇红肿、痛痒,日久破裂流水,或脱屑皮,或有嘴唇不时瞤动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

    查看详情 >>
  • 失明_SHi Ming08-26

    失明_SHi Ming归属于眼科,失明,中医称盲或目盲,证名,见《素问·生气通天论》。俗称瞎眼,指目茫茫无所见。《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病因较多,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凡严重的内、外障眼病及外伤等...

    查看详情 >>
  • 痰饮_Tan Yin08-17

    痰饮_Tan Yin归属于中医科,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

    查看详情 >>
  • 痰厥_Tan Jue08-17

    痰厥_Tan Jue归属于中医科,中医病症名。指因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多见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有时出现猛烈咳嗽一番后,导致意识短暂丧失,甚至发生晕...

    查看详情 >>
  • 乳痈_Ru Yong08-17

    乳痈_Ru Yong归属于中医科,乳痈(acutemastitis)是以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多发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俗称奶疮。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