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福红十二军军部旧址【江西旅游景点】05-12

    梅福红十二军军部旧址(石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地点:石城县琴江镇梅福村事情发生年代:1930年-1933年旧址位于琴江镇梅福村,俗称“红麻条屋”。该旧址中间是黄姓香火堂,两边为厢房,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31.48平方米,梅福红十二军军部旧址,梅福红十二军军部旧址简介,梅福红十二军军部旧址-赣州市石城县梅福红十二军军部旧址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梅福红一军团医院旧址【江西旅游景点】05-12

    梅福红一军团医院旧址地点:石城县琴江镇梅福村年代:1930年-1933年旧址位于琴江镇梅福村,俗称“紫荆山房”。该旧址中间是黄姓香火堂,两边为厢房,砖木结构,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典型的赣南传统客家民居。占地面积2086平方米,建筑面积3577.39平方米。1931年冬,红四军奉命,梅福红一军团医院旧址,梅福红一军团医院旧址简介,梅福红一军团医院旧址-赣州市石城县梅福红一军团医院旧址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镇武楼(闽粤通衢)【江西旅游景点】05-12

    “闽粤通衢”是又叫镇武楼,旧称元帝阁,位于石城县城廓头街,始建于明万历庚戌年(1610),清康熙丙辰(1676年)重修,并署其门曰“闽粤通衢”;乾隆甲申(1764年)复修,并加勒其名于门额。清代以前是石城旧城北关门楼。该楼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10年),门额上刻有“闽粤通衢”四个大字。镇武楼是一座造型独特的城楼。楼内,镇武楼(闽粤通衢),镇武楼(闽粤通衢)简介,镇武楼(闽粤通衢)-赣州市石城县镇武楼(闽粤通衢)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古樟毛泽东旧居【江西旅游景点】05-12

    古樟毛泽东旧居地点:石城县琴江镇古樟村事情发生年代:1929年3月旧居为熊氏民居,牌楼大门,砖土木结构,坐北朝南,悬山顶,分前后厅,面阔11.75米,进深21.15米,厢房、横屋共14间,前有庭院,占地面积378.3平方米。1929年3月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从广昌向赣南闽西进,古樟毛泽东旧居,古樟毛泽东旧居简介,古樟毛泽东旧居-赣州市石城县古樟毛泽东旧居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江西旅游景点】05-12

    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新圣巷的黄氏宗祠。旧址原为黄氏宗祠,创建于明代,为明代理学家黄宏纲活动的重要场所。经清代、民国维修。砖木结构,座北朝南,一井二厅,面阔10.9米,进深20.8米,高7米,占地面积为234平方米。1929年4月8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占于都,该祠曾作红四军物质保管处。红四,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简介,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赣州市于都县红四军物资保管处旧址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洞头朱德旧居【江西旅游景点】05-12

    洞头朱德旧居位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氏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氏族人举行各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同时该建筑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根据洞头老人蓝昌启(苏区老干,洞头朱德旧居,洞头朱德旧居简介,洞头朱德旧居-赣州市会昌县洞头朱德旧居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玉石岩石刻【江西旅游景点】05-12

    玉石岩石刻自从明朝都御史王阳明于1518年在当地亲笔楷书5首七言律诗,摩崖刻字开玉石岩石刻先河起,后人陆续在此刻有43方石刻。内容丰富书法精湛、保存完好被确认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石岩石刻位于龙南县北面龙南镇井冈村,自从明朝都御史王阳明于1518年在当地亲笔楷书5首七言律诗,摩崖刻字开玉石岩石刻先河起,后人陆,玉石岩石刻,玉石岩石刻简介,玉石岩石刻-赣州市龙南市玉石岩石刻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龙南文塔【江西旅游景点】05-12

    龙南文塔文塔位于离县城二公里的西南方,在龙南镇金钩村与渡江乡马头岭交界的五公山顶上,处桃江和龙全公路的东侧。古时候,五公山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时有虎豹等猛兽出没伤害人畜。桃江从离龙南县城二百余里的全南冬桃岭发源,至五公山下遇一巨大岩石阻挡、旋涡叠起、水深丈余,常有船排被卷入水底,还有巨蟒潜于河中伤害玩水孩童。为,龙南文塔,龙南文塔简介,龙南文塔-赣州市龙南市龙南文塔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杨公村管氏宗祠【江西旅游景点】05-12

    杨公村管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相传为唐代国师杨筠松择地而建,后毁。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原址重建。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风火墙,三进厅,两边有厢房。面阔15.2米,进深40.9米,高11米,占地面积1063平方米。下厅设有戏台,中厅和下厅饰有藻井。中厅和上厅间左侧庑廊设有专为纪念杨筠松的,杨公村管氏宗祠,杨公村管氏宗祠简介,杨公村管氏宗祠-赣州市于都县杨公村管氏宗祠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江西旅游景点】05-12

    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于都县贡江镇解放居委会建国路27号昭忠祠,清代末年建筑。旧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青砖灰瓦,硬山顶,二井三厅,门面为八字牌坊式。面阔3间9.4米,进深36.4米,高7米,占地面积342.16平方米。1929年4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于都,帮助建立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简介,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赣州市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旧址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