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阴不足_Gan Yin Bu Zu08-17
肝阴不足_Gan Yin Bu Zu归属于中医科,病证名。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治宜滋...
查看详情 >> -
奇脉_Qi Mai08-17
奇脉_Qi Mai归属于中医科,奇脉(paradoxuspulsus),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又称吸停脉。由于心包腔内压力升高,使心室舒张充盈受限,吸气时体静脉回流受限,右心室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
查看详情 >> -
瘀证_Yu Zheng08-17
瘀证_Yu Zheng归属于中医科,瘀证,是指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或久病入络等所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临床以疼痛固定、瘀斑、肿块、出血、肌肤甲错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的冠心病、肺心...
查看详情 >> -
肿胀_Zhong Zhang08-17
肿胀_Zhong Zhang归属于中医科,肿胀本是两个概念,肿是肿,胀是胀。肿多与肾脏关系密切,肾脏本是水火之脏,左为肾,重在精液,津液之容之。右之命门,是人之生命之本源,主真火所藏,人之身阴阳的盛衰,水道畅达,...
查看详情 >> -
肝俞_Gan Yu08-17
肝俞_Gan Yu归属于中医科,肝,肝脏;俞,输注;本穴为肝之背俞穴,故名。本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故肝...
查看详情 >> -
内热_Nei Re08-17
内热_Nei Re归属于中医科,内热也叫内火,中医证名。又称为“火热内生”。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症状为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有阳虚和阴虚之分,如《明医杂著》卷一记...
查看详情 >> -
心脾两虚_Xin Pi Liang Xu08-17
心脾两虚_Xin Pi Liang Xu归属于中医科,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等为主要表现。本证常见于虚劳...
查看详情 >> -
脾阳虚_Pi Yang Xu08-17
脾阳虚_Pi Yang Xu归属于中医科,脾阳虚,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查看详情 >> -
体寒_Ti Han08-17
体寒_Ti Han归属于中医科,中医认为体寒大部分与虚寒有关,即体质虚且寒。中医的“八纲辨证”将病症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个方面。虚寒就是虚和寒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体质虚寒的人主要变现...
查看详情 >> -
精血不足_Jing Xue Bu Zu08-17
精血不足_Jing Xue Bu Zu归属于中医科,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也有赖于血液的滋养。因此可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在病理上,...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