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脚冰凉_Shou Jiao Bing Liang08-17

    手脚冰凉_Shou Jiao Bing Liang归属于中医科,手脚冰凉是中医阳虚临床症状之一,是指四肢冷至腕、踝。冷的程度较轻者,称为“手足不温”,程度较重者,称为“四肢厥逆”。手脚冰凉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心血管功能障碍...

    查看详情 >>
  • 隔蒜灸_Ge Suan Jiu08-17

    隔蒜灸_Ge Suan Jiu归属于中医科,隔蒜灸属于艾炷灸之间接灸的一种,主要用治痈疽肿痛之症。具有拔毒、消肿、定痛的作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查看详情 >>
  • 灸疗_Jui Liao08-17

    灸疗_Jui Liao归属于中医科,蒙医之灸疗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灸疗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功能。蒙医应用灸疗历史悠久,如在...

    查看详情 >>
  • 灸法_Jiu Fa08-17

    灸法_Jiu Fa归属于中医科,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

    查看详情 >>
  • 气血不足_Qi Xue Bu Zu08-17

    气血不足_Qi Xue Bu Zu归属于中医科,气血不足(insufficiencyofqiandblood)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表现为畏...

    查看详情 >>
  • 三伏灸_San Fu Jiu08-17

    三伏灸_San Fu Jiu归属于中医科,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

    查看详情 >>
  • 痰火郁结_Tan Huo Yu Jie08-17

    痰火郁结_Tan Huo Yu Jie归属于中医科,痰火是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体内的病证。多由肝火、痰郁所致,故名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
  • 泥灸_Ni Jiu08-17

    泥灸_Ni Jiu归属于中医科,泥灸是一种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用泥药热灼和熨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治疗方法,其涵义是热灼和熨烫。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

    查看详情 >>
  • 肝胆湿热_Gan Dan SHi Re08-17

    肝胆湿热_Gan Dan SHi Re归属于中医科,肝胆湿热,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证见胁肋胀痛...

    查看详情 >>
  • 寒战_Han ZHan08-17

    寒战_Han ZHan归属于中医科,指感觉寒冷的同时伴有全身不由自主的颤抖的表现。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形寒作颤抖状。体内寒盛多见此证,亦可由热郁所致,多为邪正剧烈交争,相持不下,是恶寒的严重表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