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是什么意思

【问答】发布于02-04 阅0
五七五版

俳句之源头,日本和歌中国诗,奈良时定型。
长歌渐被弃,仅余短歌长流传,五七五七五。
明治终确定,其他部分皆减除,仅余五七五。
欲创作俳句,两个特点不可缺,季语与切字。
季语表季节,常为自然之美景,融入诗人情。
切字断句意,给予俳句留白处,留下无限意。
俳句发扬者,俳圣松尾芭蕉也,赋其抒情意。
后与谢芜村,结合俳句与绘画,继续发扬之。
翻译俳句难,弃其格律者有之,三四三亦有。
俳句远流传,英俳汉俳皆广传,佳作骈兴出。
动漫文化里,俳句可谓常出现,亦借用意象。

现代汉语版

俳句的源头是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奈良时代和歌便已经分为了长歌和短歌两种形式,而平安时代短歌在贵族中被发扬光大,短歌中上句五七五、下句七五的连歌形式也被确定下来。之后这种连歌的表达形式被庶民百姓广泛传颂,经过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不断演变,最终在明治时代连歌的其他部分大多被精简,这种五七五的俳句形式被确定了下来。
俳句的两个重要特点便是季语(季語)和切字(切れ)。季语是用来描述特定季节的词汇,例如“樱雨”(桜雨さくらあめ)“飞雁”(飛雁ひがん)等,俳句中季语的使用体现了与大自然相融合的民族情感,有无季语也是俳句与川柳的重要差别;切字则是指俳句中特意放置的一个以切断为目的的音,在俳句中起到了留白一般的点睛作用,但在现代俳句中已经不是必需品了。
在俳句的发展史中,被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1644~1694)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赋予了俳句更高的艺术性,让俳句从诙谐幽默的小调逐渐转变为抒情达意的短诗。在他之后,与谢芜村(1716~1784)在进一步提高文学性的同时还将俳句与文人画结合在一起,让俳句有了更强的表达力。
俳句的翻译一直是各国翻译界长期困扰的问题。在ACGN作品中,很多汉化组选择抛弃俳句的五七五格式,在《川柳少女》中出现的三四三变式也是对于五七五的一种合理转化。
俳句是较早被传播至西方世界的亚洲文学表现形式,英俳和汉俳在如今亦十分流行,也产生了不少佳作。
由于俳句是日本诗歌文化中颇有代表性的作品类型,很多日本出品或者与日本有关的ACGN作品中都会出现俳句,也有不少作品借用俳句中常常用到的意象。

标签:

相关推荐